唐汉中医药网 首页 > 经典医案> 正文

引发房颤的祸首可能是高血压

2014年03月28日 14:01
字号:T|T

典型病例

60岁的高大妈,身材肥胖,患有高血压。最近自感心跳加快,胸闷心慌,行走时呼吸困难,四肢乏力。在子女的陪同下,她来到市一院就诊,经心电图检查发现房颤,住进了该院的心血管内科。医生在治疗疾病的同时,强调一定要坚持控制血压。

市一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陈云鹏介绍说,心房颤动(简称房颤)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,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,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%,是仅次于高血压、冠心病的常见心血管疾病。由于房颤患者心脏窦房结的控制功能丧失,导致心房的收缩停止,引起心房发生又快又不规则的跳动,可达300次/分。在房颤早期,患者会感觉明显心慌,心跳时快时慢,症状显著。当转为持续性房颤后,因长期对快心率的耐受,患者自觉症状反而轻了,这部分患者容易误认为房颤好转而忽视治疗。由于房颤患者的脑中风风险比普通人高出27倍,因此,这部分患者是最危险、最需要正规治疗的房颤病人。

随着房颤患者队伍越来越庞大,对房颤进行预防,阻止其发生和发展刻不容缓。陈云鹏表示,对于房颤的预防,必须去除高血压、心力衰竭、长期喝酒等危险因素。陈医生特别提醒,高血压常引起心房扩大,是房颤最常见的共患病,约50%以上的房颤患者合并高血压。高血压不仅是房颤最重要的危险因素,而且显著增加房颤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。因此,降压治疗成了房颤防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。

“高血压患者预防房颤,主要是规范服药,现在国际公认的一线药物有五大类,即利尿剂、β-受体阻滞剂、钙通道阻滞剂(CCB)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(ACEI)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(ARB)。建议高血压患者一般每日服1次长效药物。医生准确选择药物,确定最佳用量,主要还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。”陈云鹏说到,“像高大妈这样已经发展到房颤的患者,在降压治疗的同时,还要考虑进行抗血小板、抗凝血治疗。若进一步发展,就需要考虑进行射频消融手术治疗。”

亡羊补牢莫如未雨绸缪。房颤的病因最多见是高血压,归根结底,做好高血压预防工作,防患于未然是很有必要的。陈云鹏提醒,预防高血压要做到控制体重、合理营养、清淡饮食、戒烟限酒、适度运动,定期监测血压,特别是60岁以上老人要做到每月监测一次。临界高血压的市民,建议去正规医院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。

此外,陈云鹏还强调,对于高血压患者,在关注血压的同时,还要注意心率变化。一旦发现心率过快或过缓,应及时去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,及时排除房颤,及早控制,以防止脑卒中等严重疾病的发生。


网友评论:

已有0条评论,共0人参与,点击查看
登录 (请登录发言,并遵守相关规定)

企业服务

推广信息

商务合作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广告服务 | 诚聘英才 | 意见反馈 | 友情链接 | 网站地图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Copyright © 1999-2009 TH55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
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